“十四五”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建设规划:

一、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传统优势,在研究人工智能本身的基础性方法上,将聚焦在人工智能方法与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紧密结合上来开展工作,两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推动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新型智能类人才。同时,人工智能学院还将重点开展与生物、医学、金融等学院的交叉性研究,展现南开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独特优势。具体发展战略如下。

1.建设一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

(1)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教育进课堂。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伦理、隐私、法律以及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中与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伦理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中,探索开展人工智能伦理融入专业的课程思政特色教育,以正确引导学生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向善思考。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入门》公共课,嵌入“人工智能伦理教育”。

(2)努力探索能够充分发挥南开大学理科优势和在机器人等智能系统上的研究经验,并且带有显著工程科学特色的学科建设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3)将进一步健全本、硕、博、继续教育、社会化培训于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国家输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具备人工智能前沿高技术的新型工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建设国内外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

充分利用南开大学在智能机器人,智能预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基础,积极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在智能机器人、自主无人系统、智能制造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将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

拓宽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承担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无人系统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并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天津市地方经济建设。至十四五末,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

3.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汇聚天津市和学校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柔性引进人工智能方面的大师级人才,包括聘请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若干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学院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力争整体引进高水平研究团队;加大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力度,进一步加快学术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加强现有队伍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扩大学院教师规模达到100人以上,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学术精湛、设备精良、创新实力强的学术队伍。

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创新团队”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为基础,建立以院士为学术顾问,以万人计划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内外中青年知名学者为骨干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并争取建设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或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4.建设教育部与天津市引智基地

扩大现有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在IEEEAAAI等国际学术组织发出南开声音,提升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拓展国内外学术合作,拓宽渠道力争引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方面的国际化人才,建设好“机器人智能感知、控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引智基地,与天津市国际合作基地“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二、建设目标

人工智能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团队为目标,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为指引,推动人工智能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应用示范等方面全方位发展,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地位,坚持科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者深度融合,发挥科研育人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切实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创新引领,深入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问题与共性技术,持续强化在智能机器人智能预测控制等方向上的传统优势,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坚持需求牵引,坚持服务导向,面向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自主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研究和应用各类人工智能方法来解决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转化应用,很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天津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在团队与平台建设方面,加大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力度,进一步加快学术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学术精湛、设备精良、创新实力强的国家级创新团队,并依托高水平学术队伍将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