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先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列学术讲座(第298期)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5年先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系列学术讲座(第298期)

Seminar Series:Advanced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报告时间:2025-7-20周日16:00-17:00

报告地点:人工智能学院102会议室(北楼)

报告人:袁武 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在体光活检用高分辨显微内窥镜的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

光学相干断层显微内窥镜技术具备在体三维成像的能力,能够揭腔体内部的微观病理结构,克服传统组织活检的取样误差和并发症等局限性,提供了种安全、有效且无需标记的病理光活检新范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智能生医成像实验室,我们致力于显微内窥镜的小型化、高分辨率和智能化技术研发显著提升了该技术的成像性能及其临床转化潜力,使其能够提供媲美组织病理学的在体高分辨率三维医学图像。这使我们能够在微观层面实时量化病理组织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为在体疾病风险评估、介入引导及疗效监测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本次报告中,我将展示高分辨率OCT显微内窥镜技术在肺部、血管内、深脑部成像及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潜力,并介绍软体机器人辅助显微内窥镜在复杂腔体内导航以实现高靶向成像的技术。此外,我还将探讨结合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与量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袁武于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十学位,之后先后就职于丹麦技术大学、新加坡A*Sta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2017年起,袁博士任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研究员,同时在位于杰克逊维尔的梅奥诊所任职研究员。袁博干2020年初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担任助理教授至今。袁博十的研究兴趣涵盖光学生物传感、生物医学光学成像、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图像分析等多个交叉领域。目前在研课题主要涉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光学显微内窥镜、单分子生物传感器、医学垂类大模型。迄今为止,袁博.已发表了超过 100 篇学术论文,代表作包括多篇 NEIM Al,Nature MachineIntelligence,Natur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Advanced Science 等高水平期刊袁博士是IEEE 的高级会员,同时担任多份学术杂志的副主编(BiomedicalOptics Express)及青编委(中国激光,BMEMat);袁博士从2022年开始一直担任美国光学协会旗舰学术会议FiO-IS 的医学光子学分会主席至今:袁博十于2019 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Alfred BlalocAward,2024获得港中大生医工系最佳教师奖(BestTeacher Award),并连续多年被斯坦福大学列入全球 TOP2% 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