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吴庆祥,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教授和汪小凯教授,现为南开大学方勇纯教授和孙宁教授团队成员。 课题组经费充足、氛围融洽,欢迎想提前进入实验室实习、攻读研究生的同学与我联系,wuqx@nankai.edu.cn,特别欢迎自动化、人工智能、机械、机电、电气相关专业学生。 研究兴趣: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类脑智能等学习方法,聚焦机器人结构设计、系统建模、运动规划、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科学问题,以及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硬件系统研制、软件系统研发等工程问题,提升机器人全域作战能力。 (1) 航天器高精度微低重力模拟  航天器悬吊微低重力模拟试验系统 (2) 自动化与智能化欠驱动系统(起重机/吊车等)  二维工业起重机实验平台 三维工业起重机实验平台 2吨工业起重机实验平台  20吨载重起重机自动控制 16吨载重起重机自动控制 三级摆起重机防摆控制 (3) 跨域作业与自重构仿生机器人  仿鳐鱼水陆两栖机器人实验平台 行波驱动自重构机器人越障模拟 行波驱动自重构机器人轨迹规划 (4) 跨域作业变结构机器人   模态切换 跨域轨迹规划 仿腕关节旋转模态   模态切换 高交会展览 受限空间操作 (5) 跨域作业与无系留软体机器人  无系留液压驱动软体机器人平台 仿鳄鱼气动软体机器人水中游动模态 仿鳄鱼气动软体机器人陆地移动模态 (6) 自主与集群作业消防机器人  消防机器人实验平台 40°斜坡性能测试 40°楼梯性能测试 (7) 高精度柔顺打磨系统  双极柔顺打磨系统框图 锌合金生产线机器人自动打磨现场 铅生产线机器人自动打磨现场 实验室主页:https://url.nankai.edu.cn/index.htm (南开大学欠驱动机器人实验室) |
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竞赛奖励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企业委托等项目10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项)等项目10余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分布式质量负载起重机精确补偿与防摆控制研究”,主持 2. 五院CAST创新基金课题:“超大型遮光薄膜结构高效折展及变质量卸载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大尺寸货物三级摆吊装的桥式吊车建模和控制研究”,主持 4.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装卸和运送过程的负载竖直吊装起重机系统控制研究”,主持 5. 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行波驱动仿鳐鱼水陆两栖自重构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控制研究”,主持 6. 天津市科协自然科学学术专著基金:“起重机器人系统测量、感知、自动化及其工业应用”,主持 科研奖励 以第2完成人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其它科研奖励10余项。 1. 202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2024年,所在智能科技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3. 2025年,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实验设备设计“创客大赛”金奖 4. 2025年,MRAI 2025 Best Paper Award (最佳论文奖) 5. 2023年,CFIMA 2023 Best Paper Award (最佳论文奖) 6. 2024年,ICIRA 2024 Best Paper Finalist Award (最佳论文提名奖) 7. 2023年,日内瓦发明展铜奖 8. 2022年,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天津)现场赛三等奖 9. 2021年,“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2021)全国百强 10. 2018年,泰安市专利奖一等奖 11. 2017年,新泰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竞赛奖励 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励10余项,获评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1. 2024年,全国建筑机器人技能大赛金牌 2. 2025年,“挑战杯”中国银行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 2023年,“挑战杯”中国银行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 4. 2022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
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授权专利
出版专著 以第1作者出版学术专著1部。 发表论文 发表/录用SCI期刊论文20余篇,包括TIE、MSSP、RAL、JFR等控制、机械、机器人领域Top期刊论文9篇。5篇代表作如下: [1] Qingxiang Wu, et al,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control for asynchronous motor-actuated triple pendulum crane systems with distributed mass payload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71, no. 2, pp.1853-1862, 2024. (欠驱动系统深度强化学习规划+交流异步电机精确驱动) [2] Qingxiang Wu, et al, Crocodile-inspired soft robots with spatial bending leg actuators and coordinated locomotion planning for amphibious environ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doi: 10.1109/TIE.2025.3581259. (水陆两栖仿生软体机器人) [3] Qingxiang Wu, et al, Design and kinematic modeling of wrist-inspired joint manipulators for restricted operating spaces, 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 pp. 1-14, 2025. (仿腕关节受限空间操作) [4] Qingxiang Wu, et al, Modeling and nonlinear sliding mode controls of double pendulum cranes considering distributed mass beams, varying rope length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vol. 158, p. 107756, 2021. (欠驱动机器人自动控制) [5] Qingxiang Wu, et al, The real-time vision measurement of multi-information of the bridge crane’s workspace and its application, Measurement, vol. 151, p. 107207, 2020. (欠驱动机器人视觉感知)
授权专利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件,涵盖航天器微低重力模拟系统、欠驱动起重机系统、陆空两栖机器人、变结构无人机、仿生软体机器人、水陆两栖机器人、自重构机器人、仿腕关节机械臂等。 |
社会兼职
期刊AE/编委 l SCI期刊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ssociate Editor (AE) l SCI期刊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青年编委 l SCI期刊Frontiers in Neurorobotics, Review Editor l SCI期刊Frontiers in Medical Technology - Medtech Data Analytics, Review Editor 学术兼职 1.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4.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5. 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 6. 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7. 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专委会,委员
|